来源:中国中医药报,文本报记者:徐婧
6月7日,在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主办的“文明的烛火——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探源系列论坛”主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主任仝小林介绍了中医“象思维”,指出其在中医药传承和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和在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可能。
在论坛上,仝小林从中医创新的源泉、中医传承、中医原始创新路径和运用现代科技揭示创新成果原理等方面,讲述了象思维在中医传承创新中的地位作用、实践应用和理论支撑。
象思维是中医的精华所在
象思维也叫取象思维,它是以《周易》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哲学认识事物的基本思维。
象思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思维方式。“象”通常指客观事物表现于外在的现象、形象。一切可以看到的、闻到的、听到的、能触及的、可感知的,都是“象”。天地之间,万物以“象”的形式表现出来。
通过类比、象征等方法,根据两类事物在某种属性上的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这样的逻辑推理就是“象思维”。
中医象思维的培养路径可以分为观象、比象、意象和抽象四个阶段。其中观象是对于自然现象和临床现象的观察。比象是用自然之理,解释所观察的人体现象。意象是将所观人体之象及可能产生的原理进行推导、演绎,进行合乎道理的解释,然后制定治则治法,做临床验证、试错。抽象是在诸多同类同质现象中,抽提出规律,上升到理论。
仝小林认为,象思维,是中国文化的主导思维形式,也是传统中医药产生和发展的主导思维形式。象思维的形成过程,是由观象、比象,到意象、抽象,从形而下的发现,到形而上抽提,再回到形而下去验证,往复循环,不断试错、纠错,逐步完善,形成相对真理。
象思维来源于何处?仝小林认为,象思维来源于认识自然之理,化自然之理为中医之理是中医理论之根本,也是中医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虽然象思维是人类共有的思维方式,比如取类比象等方法。但是能够把它形成理论、指导临床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并不断丰富完善的,典型代表就是中医药。因此,中医是一个仍然活在当代的中国古代科学,是看得见、摸得着、有温度的中华文明载体。研究中医的象思维,能为世界打开中华文明宝库提供一把钥匙。
“望闻问切就是运用象思维为病人疾病画像的过程,四诊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疗效高低。”仝小林通过阳光的作用与中医运用温阳药物相类比治疗抑郁、“苦酸制甜”食物和药物治疗糖尿病等例子,仝小林展示了中医“象思维”在实际运用中取得的有效成果和治疗意义。
中医药传承发展需要坚守象思维
中医药的传承发展离不开坚守象思维,仝小林表示,中医药传承发展需要人才,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需要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而象思维是中医思维的根本,应该把象思维作为中医教育的第一课、必修课。同时需要注意,中医药学生教育不能一上来就抛出阴阳五行等抽象较难理解的理论,根据象思维的发展阶段,逐步的由观象、比象、意象过渡到中医抽象理论的讲授,会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也能迅速打开中医药学生大脑的另一扇窗。
“从观象、比象、意象到抽象也有跑偏的时候,中医不断修正,形而下和形而上之间反复循环,指导临床实践,反过来观察验证。中医很多治法从自然现象抽提,进而上升到哲学高度。因为既然是自然现象、有效,就一定有科学的内涵,只要找到恰当的研究方法、手段,就有可能揭示其致病原理,既为现代科学所认同,又走出与现代科学不同的道路。”仝小林说。
对于象思维在现代的发展,仝小林认为,过去中医对于疾病演变的动态判断并不显著,尤其慢性疾病没有办法观察。但结合当下科学技术,将通过以象思维抽提出来的中医理论,进行进一步科学验证,把经验变为能够用实验验证的东西。
仝小林根据临证经验提出“苦酸治甜”治疗糖尿病的理论,通过临床实际验证了理论的有效性,并应用该理论指导实验研究,开展苦味药降糖机制研究。仝小林表示,象思维具有原创优势,是中医自主创新的先导,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倘能将观象、比象、抽象系统整合,必将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目前,中医正迎来非常好的历史发展机遇。仝小林表示,当下中医发展的趋势是态靶辨证,其能够搭建起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桥梁。利用现代医学判断疗效的标准,搭建宏观和微观结合的桥梁,既能够调态,又能够打靶,给中医诊疗增加“武器”,将大大有利于提升中医治疗的效果。通过将中医象思维与世界先进医疗方法结合,不仅达到了实现中医科学价值的目的,更是提升中华文化自信和加强文化输出的重要手段。
(注:所有图片、文章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