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提供专业而高效的药品临床研究与开发服务

规则设计更加精细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第八批集采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6%

发布日期:2023-04-19 15:30

分享到

来源:文/付佳,中国食品药品网

4月11日,经过13天漫长的等待,第八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正式出炉。至此,国家医保局共组织八批集中带量采购,累计成功采购药品达333种。


虽然已经过去小半个月,但第八批集采投标、开标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卷,太卷了!”3月29日,在海南省陵水县全国药品集中采购申报信息公开大会会场材料递交处,一家刚刚交完材料的药企工作人员向记者“吐槽”道。不远处,则是四五名医药企业工作人员聚集在一起有说有笑,“平常心就好”。


不管是焦灼还是淡定,中午1点多,第八批集采拟中选产品出炉,共有39个品种拟中选,平均降价56%,按约定采购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省167亿元。


规则设计更加精细化


“规则更加精细化,落地实施更具实操性”是业内人士对第八批集采制度的评价。


此次集采将采购品种的纳入条件由原来满足条件的企业数量达到4家(1家原研药+3家仿制药)调整为5家(1家原研药+4家仿制药)。“虽然竞争更激烈了,但对于群众用药也更加有保障了。”参与此次集采的原研药企欧加隆副总裁贾敏表示。


除了入选企业数量有变化外,此次集采还探索了“一主双备”供应机制,即针对氨甲环酸、丙戊酸钠、那曲肝素、依诺肝素、呋塞米等5种急抢救用药和易短缺药品采取“一主双备”的供应模式。


“急抢救用药和易短缺药品的相关管理要比普通药品更为严格,‘一个主供+两个备供’模式将使这些药品用得上、用得及时。”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江滨表示,不仅如此,第二备供企业的确定还应用了“反选”的方式,不再由传统的中选企业选择供应地区,而是各省医保部门在“一主一备”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用药特点等更多因素去选择合适的第二备选企业,尽可能保障临床用药需求。


此外,“差比价”新规在此次集采中也备受关注。“差比价”是指根据剂型、规格和包装成本的不同设置差比价,以鼓励创新。如同品种中,若大容量注射液或即配型粉液双室袋制剂与小容量注射剂同组竞争,同规格大容量注射液与小容量注射剂的差额以3元计,即配型粉液双室袋制剂与小容量注射剂的差额以10元计;那屈肝素(那曲肝素)注射剂和依诺肝素注射剂同品种中,同规格预灌封包装与安瓿瓶(西林瓶)包装的差额以2.5元计,同规格带安全装置预灌封与安瓿瓶(西林瓶)包装的差额以3元计。


‘差比价’的设计在尊重临床用药习惯的同时,也给先进技术产品和企业更多市场份额。”在集采现场,一位资深业内专家表示,如预灌封包装有助于防止细菌感染,有助于临床用药安全。这种规则设计,不仅体现了集采的公平性,也体现出国家在有意引导产业向好。


原研与国内中小型药企态度各异


对于药企而言,集采正成为将原有市场份额重新洗牌、重塑市场格局的重要力量。但在此次集采中,参加集采的18家原研药企中仅有欧加隆和阿尔法西格玛两家企业的两个品种中选。


此次唯二中选的原研药企欧加隆,其中选药品米氮平片是全球首个对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具有双重抑制作用的抗抑郁药物。在此次集采中共有4家企业中选,欧加隆是以第4顺位中选,中选价格与第三顺位中选企业只差0.1元。“价格是集采的重要因素,虽然我们以第四顺位中选,但我们希望通过集采,让欧加隆的高品质产品能够惠及更广泛的患者群体。”贾敏说。


在以价格为主要竞争力的集采中,不愿降价、降价幅度小、药品价格高成为原研药企未中选的主要原因。对此,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集采品种大多都是临床上常用的品种,其市场收益在集采前可能早就覆盖了研发成本,所以部分原研药企不愿降价,放弃集采市场,也并无大碍;部分原研药企放弃集采与企业发展战略也有一定关系,在强调创新发展的现阶段,集中精力专注于药品研发已成为部分原研药企的首选。


在大多数原研药企“躺平”时,国内中小型药企却紧紧抓住集采的机会。数据显示,在前几批集采中,参选品种中生产厂家为5家以下的,占比为65%—80%,而第八批集采中,生产厂家为5家以下的品种只有4个,约为39个集采品种的10%。


行业普遍将此前产品销售有限、等待集采落地再进院瓜分市场的企业称作“光脚企业”。在第八次集采中,有不少“光脚企业”积极参与。


在集采现场,一家药企人员表示,该企业规模较小,此前相关产品占据的市场份额也十分有限。之所以参与集采,就是想通过中选,打开医疗机构市场的大门。据介绍,该企业有两个药品参与竞标,分别为抗生素类和降压药。


“产品如果中选,虽然利润微薄,但我们可以省去一大笔推广费,而且还能持续稳定地生产,保住生产线。”该名药企人员说。


记者采访获悉,参与此次集采的药企普遍认为,对中小型药企来说,集采是绝对利好。


配送企业发力抢占配送权


4月13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上海地区配送企业公示》显示,在第八批39个中选产品中,在上海地区,上药[包括上药控股有限公司、上药金龟(上海)医药有限公司、上药思富(上海)医药有限公司、上药康德乐罗达(上海)医药有限公司]获得23个中选品种配送资格,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获得16个品种的配送资格。华东医药等其他商业公司落选。


事实上,药品配送企业的竞争早在集采现场就已显露。


记者看到,集采当天早上7点刚过,天津医药集团太平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医药)就已占据最佳位置——将侧面挂有企业宣传横幅挂的汽车开到主会场入场口。“趁着今天集采开标,希望能寻找更多新的客户,扩大我们的配送业务。”其工作人员直言。


与太平医药“打广告”战略不同,另一家大型医药物流配送企业的两位工作人员在唱标后“潜入”中标结果公布现场,随着结果的公布,一个人在提前打印好的纸质版表格上快速标注中选企业及位次,另一个人则用手机在一旁复述结果并录音。工作人员表示,之所以记录下拟中选企业,也是出于业务考虑,“如果原来就是我们的客户,一会儿就可以继续谈谈合作;如果不是我们的客户,就要争取把他变成我们的客户”。


事实上,由于中选药品大幅度降价,配送费也随之减少;在新疆等地,很多品种的配送不仅不赚钱甚至还赔钱。不过现场另外一家大型医药配送企业工作人员表示,部分地区的配送亏损,可以用其他地区的盈利来弥补,保证整体盈利即可。积极参与中选品种配送,更重要的是看中开拓市场的机会。


“商业公司直接和医院谈合作比较麻烦。”上述工作人员坦言道,通过对集采中选产品的配送,可以更顺畅地与医院建立联系,为后续相关业务的开展打开“门路”。


(注:所有图片、文章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