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提供专业而高效的药品临床研究与开发服务

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出炉,全方位推进中医药发展

发布日期:2023-03-16 04:00

分享到

来源:医药经济报,中国政府网

2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到中医药是我国重要的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资源,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应认真贯彻执行。


640 (1).png


《方案》主要围绕,“增强能力,服务群众”、“遵循规律,发挥优势”、“提高质量,均衡发展”以及“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四大基本原则展开,统筹部署了8项重点工程,包括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中西医协同推进工程、中医药传承创新和现代化工程、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中药质量提升及产业促进工程、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中医药开放发展工程、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工程,安排了26个建设项目。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中医的高质量发展绕不开“传承”与“创新”这两个关键词。在传承方面,《方案》提到了提升中医药古籍原生性、再生性保护能力,提高中医药古籍资源的利用效率。依托现有的数字平台将中医药古籍数字化,推动古籍数字化挖掘、打造数字化服务应用等;依托现有几个提升中医药古籍保护、修复及利用能力等。

一直以来,中药复杂的作用机制是限制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推动中医药行业创新发展,大量的基础研究必不可少。

跨领域、跨行业整合多学科资源,结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中医医疗机构等,完善以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技术创新平台为主要支撑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优化中医药领域科技布局,与有关部门的资源助力与政策推动配合下相互推进建设。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中医药创新发展更是如此《方案》针对人才培养也做出了相应指示,推进高素质人才队伍和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健全中医药协同创新体系,促进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西医协同,应用落地


在实际应用方面,《方案》从多方面推行中医药“接地气”。一方面各地要支持组建区域中西医协同医疗联合体,将中西医结合工作纳入医院等级评审和绩效考核。项目单位要把建立中西医协同机制和多学科诊疗体系纳入医院章程,将中西医联合查房、会诊纳入医院管理制度,在各主要临床科室配备中医医师,打造中西医协同团队。

另一方面,加强基础建设,推进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做到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显著提升中医药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和应急处置能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更好满足群众就近享有高质量中医医疗服务需求。

各方发力,实现2025年,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药防病治病水平有明显提升,中西医结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逐步壮大,中药质量不断提升,中医药文化大力弘扬,中医药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明显进展,中医药成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640.png


(注:所有图片、文章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推荐